德國國債承壓 危機向核心區蔓延
【財新網】(特派華盛頓記者 章濤)歐債危機開始出現向歐元區核心蔓延跡象,被視為救助主力的德國23日國債拍賣承受壓力,國債收益率隨即上升。
此次拍賣的10年期國債總額為60億歐元,但投資者需求萎縮,只成功拍賣出36.4億歐元國債。此次拍賣失敗后德國國債收益率升至2.09%,為三周以來的最高點,目前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03%。
雖然德國的財政狀況并不令人擔心,此次拍賣也不能絕對代表未來趨勢,但由于德國被視為歐元區的支柱,這一局勢透露出投資者對歐元區未來的擔心程度正在加深。
加拿大財政部長弗萊厄蒂(Jim Flaherty)表示非常擔憂此次拍賣失敗,認為歐元區債務危機正在變成全球威脅,歐元區領導人需要盡快出臺對策。
《華爾街日報》引述債券分析人士貝內特(Ben Bennett)稱,不應輕易將拍賣失敗作為看空的信號,需要全面看待失敗的原因。他認為一方面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7周以來的最低點,這意味著資金正在流出歐元區,另一方面德國國債發行的結構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銀行沒有競購債券的壓力,而且現在歐洲的銀行正試圖減少持有的主權債券。
歐洲央行副行長康斯坦西奧(Vitor Constancio)也表示,此次拍賣只是由于“技術原因”造成,對德國的融資能力沒有任何擔憂。
但無論這一跡象是否代表總體趨勢,歐元區的政策制定者確實沒有拿出能真正穩定市場信心的辦法,每次出臺的政策只是短期內略有提振,但缺乏根本上扭轉局勢的對策,局勢的惡化也使得更多的討論集中在歐元區的未來,目前其存在截然不同的兩種可能:或者破裂,或者進一步整合。
彼得森智庫研究員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稱,此次歐元區危機暴露出歐元只是“晴天貨幣”而已,歐元區在危機中缺乏調動必要財政資源的能力以重塑投資者信心。
目前歐盟正在商量建立財政聯盟的可能性,于23日提出主權國家讓渡出更多的財政權,使歐盟有權力要求主權國家修改財政預算。從近代歷史上看,歐洲的危機往往是讓歐洲走得更加緊密而非加劇分裂。
據《紐約時報》報道,歐盟還在考慮發行由歐元區所有國家支持的債券,以此為市場提供信心,盡管德國表示反對,但正在不斷獲得其他國家的支持。
“如果歐元區沒有更強有力的治理形式,就不可能維持統一貨幣,”歐盟輪值國主席巴羅索(José Manuel Barroso)在布魯塞爾說。
“盡管歐洲央行是按照德國央行的模式而建,德國對其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但在投票權來看包括德國在內的北歐國家只是一小塊,若其他歐元區國家認定需要歐洲央行出手,德國將無法阻攔,”柯克加德對財新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