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遵義分行掛牌成立,這標志著第一家全國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正式入駐遵義市。
遵義市的快速發展正吸引著包括銀行業在內的各行業入遵的信心與步伐!胺e極培育發展地方金融機構,鼓勵股份制銀行在貴州設立分支機構”,隨著《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進入貴州乃至遵義市的企業必然會越來越多。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遵義分行的成立開啟了遵義市“引銀入遵”發展大幕。
“經濟洼地”
打造遵義吸引力
所謂“洼地效應”就是利用自身的競爭優勢,吸引外來資源向本地區匯聚、流動,彌補本地資源結構上的缺陷,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
為了獲得外來資源的支持,遵義市正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獨特優勢的“經濟洼地”,努力成為全省“經濟洼地”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部分。事實上,遵義市的“經濟洼地”所形成和產生的“洼地效應”正在不斷聚集和釋放。
近年來,遵義的發展有目共睹,全市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十二五”開局之年,遵義經濟發展明顯提速,主體指標全部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一些指標無論是總量還是速度,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態勢,其中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達到1121億元,增長17%,比“十一五”期間13.1%的增長率提高近4個百分點,成為貴州省第二個經濟總量跨越1000億元的城市,這標志著遵義市經濟進入加速發展的新起點。
“通過五年的努力,把遵義市建成貴州發展一翼,主要發展指標占全省比重增加、在全省位次鞏固提升,力爭經濟總量在西部同類城市中晉升2位以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到80%!边@是遵義市“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其中提出“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00億元,年均增長17%以上!
要實現這些目標,經濟依然欠發達的遵義市必須不斷創新金融機制,激活金融市場,突破“差錢”瓶頸,為遵義的快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血液”。
“隨著國發2號文件的出臺實施,遵義市又將迎來新一輪的經濟快速發展期,地方潛在金融需求巨大,對金融服務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弊窳x市常務副市長曾永濤在上海浦發銀行遵義分行的掛牌儀式上如是說。
“遵義市是貴州第二大城市,我們正是看中了遵義市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份額、遵義市所處的區位優勢以及遵義市巨大的發展潛力,在貴陽分行成立一年后就啟動了遵義分行的籌備工作!逼职l銀行遵義分行行長趙仕田告訴筆者。
“紅色遵義的‘洼地效應’吸引著各家銀行紛紛‘搶灘’遵義。接下來,招商銀行、中信銀行、重慶銀行也將在遵義市設立分行。”遵義市銀監局局長施寬強透露。
“鯰魚效應”
加快銀行業發展
2009年7月8日,作為“引銀入黔”的首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信銀行貴陽分行開門營業,實現了異地銀行進駐貴州從無到有的突破。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發文,要求取消符合條件的中小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準入數量限制,鼓勵其優先到西部和東北地區等金融機構較少、金融服務相對薄弱的地區設立分支機構,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引銀入黔”工程隨之取得實質性進展。上海浦發銀行、南充市商業銀行、重慶銀行、招商銀行、花旗銀行等異地銀行陸續“登陸”貴陽。民生、光大等國內外知名銀行也紛紛跟進,貴州銀行業開始進入“戰國時代”——在支持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銀行業之間的競爭也隨之展開。
2011年上海浦發銀行就經銀監會批準,獲得在遵義設立二級分行的許可。上海浦發銀行遵義分行的開業,使得遵義市原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以及遵義市商業銀行、農信社、郵政儲蓄銀行八家銀行的格局被打破,遵義市銀行業進入競爭激烈的態勢。
“浦發銀行遵義分行就像是遵義市銀行業里的一條‘鯰魚’,給遵義市的銀行業帶來了競爭,帶來了活力。”施寬強給筆者打了一個比方。他說,浦發銀行作為優秀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激活了遵義市金融市場,其先進的管理理念、優秀的服務質量、創新的金融產品必將促進和提升遵義市的金融服務和發展水平,同時也對銀行業監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鯰魚效應”已經產生了效果。
“我的貸款馬上就下來了,比我預計的時間要快。”正在上海浦發銀行遵義分行辦理貸款業務的吳老板告訴筆者。
吳老板在遵義縣經營著一家年產量20萬噸的煤炭企業。他告訴筆者,像他這樣的企業很難從五大國有銀行貸到款,一是審批條件嚴,二是審批時間長。
“譬如在貸款過程中我們可以按照貸款項目的實際建設和生產周期來限定還款期限,站在客戶立場為客戶考慮。我們的機制要靈活得多!鄙虾F謻|發展銀行遵義分行行長趙仕田說。
其實,早在浦發銀行進入遵義之前,全國首批三家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之一的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已于2010年12月進駐遵義市仁懷。
遵義市第一家村鎮銀行——仁懷蒙銀村鎮銀行于去年8月23日開業。
貴陽銀行則更早進入遵義,于2009年12月18日在遵義成立了其在省內的第二家跨區域分行。而招商銀行遵義分行已于2011年完成招聘工作。目前,其位于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的營業大廳正在緊張的裝修中,預計年內開門營業。
“引銀入遵”
開啟遵義發展大幕
“引銀入遵”所帶來的積極意義和效應不僅僅在于激活和豐富遵義市的金融市場,促進遵義市銀行業發展,更重要的在于支持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經濟決定金融,而金融是促進和服務經濟發展的“血液”,健康和充分發展的銀行業將為快速發展的遵義市提供源源不斷的“血液”。
早在去年4月份,全國重點產煤大縣習水縣就與上海浦發銀行貴陽分行簽訂煤礦建設及煤炭產業發展合作及政府、銀行、煤礦企業信貸資金償還三方(即“1+2”)合作框架協議,向習水龍寶等9家煤礦企業首次發放貸款38.1億元,解決習水煤礦企業在技改擴能發展上的資金難題。據悉,習水煤炭儲量達60多億噸,該縣規劃到2015年,實現煤炭產量1000萬噸以上,產值突破100億元,稅費突破10億元目標。
“如果沒有銀行的貸款支持,我們無法想象這樣的發展規模和速度!绷曀趁旱V一位負責人告訴筆者。
而自浦發銀行遵義分行落戶遵義以來,依托浦發銀行在金融資源、創新產品等方面的優勢,重點支持煤炭、白酒、優質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發展,已累計發放貸款15億元,為支持遵義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1年底已發放貸款1.8個億,其中90%以上投放酒類企業!2010年底成立的江陰農村商業銀行仁懷市支行行長胡敏告訴筆者,“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力度,解決中小企業臨時性的流動資金需求,幫助企業擴大產能,下一步還將加大對種植業的貸款力度!
另據遵義市銀監局提供的統計報表顯示,貴陽銀行遵義分行2011年存款余額9.3億元,貸款余額6.9億元;仁懷蒙銀村鎮銀行2011年存款余額5048萬元,貸款余額為5621萬元。
2011年遵義市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400億元、700億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21%和20%。
顯然,從存、貸款規模來看,外來銀行的各項指標在遵義市銀行業中的比重明顯偏低。
“我們將緊扣地方經濟發展主流,在遵義提出的‘三化同步’戰略中尋找商機。我們對分行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盡管面臨剛來遵義“人生地不熟”的劣勢,趙仕田依然滿懷信心。
“穩”和“快”是我省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關鍵字,在“穩中求進”總基調和“提速轉型”總目標下,按照“穩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則快”總要求,全省上下繼續把擴大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抓手。遵義市2012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將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60億元以上,增長17.5%,力爭地區生產總值1390億元以上,增長19%;與此同時,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80億元、增長60%,而到2015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萬億元。
這需要金融業作堅強后盾。
栽下梧桐樹
引來金鳳凰
據了解,為加快上海浦發銀行入駐遵義市紅花崗區,紅花崗區成立了以副區長為組長的“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入駐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由財政局、住房城鄉建設局、城管局、公安局、商務局甚至包括交警大隊、消防大隊等13個單位組成。
據上海浦發銀行遵義分行副行長羅紹勇介紹,讓他們印象最深的就是裝修期間銀行門口不方便停車,交警大隊獲悉后立即安排解決。
“地方政府確實在招商引資方面表現出了誠意和態度。”羅紹勇表示。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如何讓外來銀行迅速融入遵義市的經濟發展,在遵義市快速的發展中找到切入點?如何讓外來銀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快速發展的遵義市落地生根?這不僅是作為地方政府應思考的問題,也是外來銀行自身必須要面臨和思考的問題。
2010年遵義市政府出臺《遵義市人民政府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第十條這樣規定:促進公平競爭,中國人民銀行遵義市中心支行、遵義銀監分局、市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要積極創造條件,引進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遵設立分支機構,引進新的管理理念、金融產品和人才,維護公平競爭。第六條規定:由市人民政府金融辦公室牽頭,建立有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一體的聯席會議制度,搭建銀政、銀企合作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及時互通信貸政策、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做好優質項目推介。
有關人士認為,作為銀行,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主流,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在地方經濟發展中迅速打開局面,同時注重發展速度和質量,加強發展過程中的風險防范;作為政府,則應為銀行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務,讓銀行多為本地區輸入資金,為本地居民提供優良服務;讓銀行迅速融入地方經濟發展主流,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