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師院三大工程助推發展
時間:2013-4-23 10:54:39 | 信息來源:金黔在線 | 發布者:admin

托起遵義高校發展的明天
——遵義師院“三大工程”助推發展
“有了好的舞臺,有了好的環境,有了領導的大力支持,我才有施展的空間,才能在1年多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遵義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的張強博士非常興奮,他是該校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引進的高端人才,在1年多的時間就發揮了巨大作用。
近年來,遵義師范學院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加快發展,后發趕超”的號召,發揚貴州教育精神,緊緊圍繞“強本爭碩”戰略目標,強力推進教學質量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學生成才“三大工程”,推進學校各項事業加快發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組織實施質量工程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遵義師院以“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教學質量提高工程”。
“教學質量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線,我校在教學質量的提升方面,以課堂教學為重點,通過嚴格的管理和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讓畢業學生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备毙iL岑玲說,不僅如此,學校還加大了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工作的力度,去年獲省教育廳2個重點項目、3個培育項目,共獲教研經費12.5萬元。以教學質量工程的建設推動著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據曾伯平副校長介紹,該校在加強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建設上狠下功夫,定期開展教學工作考核評估,并結合自身實際,構建了以“組織體系、內容體系、方式體系”為主要內容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形成了“一個中心、兩條主線、三方參與、四項任務、五個結合”的教學質量監控模式(簡稱“12345”模式)。
抓質量,要有保障措施,該校建立了教學質量工作管理體制,規范了教學質量工作運行機制,并成立了教學工作專兼職督導組,由此強力推進教師立足本職創先爭優。通過校院(系部)兩級督導和領導、同行聽課評課等形式進行常規教學檢查;開展了“教師課堂教學實況錄像的聽、研、評”工作,進行專項教學檢查。
一年來,該校教學管理部門對全校教師督導聽課1170多人次,課堂現場錄像530多人次,以此為基礎,認真開展優質課評選活動,有100門課申報評選優質課,評定32門。
據了解,去年,該校投入教學經費1400多萬元,占學費收入比例30.21%。出臺《遵義師范學院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經費管理辦法》,保障了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改革、質量工程等項目的經費使用。
加大資金投入 提升科研水平
圍繞“強本爭碩”戰略目標,遵義師院加大投入,實施“科研水平提升工程”,著力完善管理制度,強化協同創新,形成研究特色。
在重點學科建設經費方面,由幾年前每年110萬元增加到每年500萬元,并根據目標量化考核結果兌現經費,強力推進重點學科建設工作。
“十年前,很多學科的經費幾乎是空白。而現在,各個校級重點學科的建設經費從以前的幾萬元增加到了現在的60萬元。去年我校獲各級各類項目182項,資助經費1108.4萬元,增幅超過50%!蓖鮿偢毙iL說,一組組耀眼的數字是“科研提升工程”的顯著成效。
實施“科研水平提升工程”中,該校進一步落實教師的工作量考核制度,加大獎勵力度,營造氛圍,激發教師的科研工作熱情,促進教學科研的提升。緊緊圍繞“以科研提升教學質量,以教學推動科研發展”,認真組織開展基礎研究,同時也積極倡導科研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文化繁榮服務,鼓勵教師開展有地方特色的研究。去年,共獲基礎研究項目109項,應用研究項目71項,技術開發項目2項。
目前該校理工科教師的成果采用與轉讓有7項,產生了一定經濟效益;文科教師的成果多項被政府及相關部門采用,產生了較大社會影響。
談到成績時,王剛自豪地說,去年,教師發表學術論文941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49篇,出版專著23部,教材15部,獲得專利18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蒲许椖繑盗俊哟我灿辛嗣黠@的增加和提高,其中國家級課題7項,教育部社科課題3項,省級項目54項,教育廳項目79項,科研經費突破了千萬元大關。
據了解,該校獲各級各類科研獎勵40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10項。獲省高校人文社科學術帶頭人3名;獲貴州省科教人才創新團隊1個,貴州省高?平倘瞬艅撔聢F隊1個;貴州省自然科學論文獎與文藝獎取得突破,獲二等獎2名,鼓勵獎1名。
實施學生引航工程 助推學生成長成才
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該校圍繞“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在學生進校時就要作好人才培養目標的教育工作,培養學生具備健康的體魄、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過硬的職業技能以及扎根山鄉的理想和抱負,為學生到基層就業進行“樹心立愿”的引導。同時開設各種就業指導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撰寫《大學成才規劃手冊》,并根據“結合專業、綜合發展、長遠規劃、具體計劃”的原則,把握好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
“去年,學校成立了由28名博士組成的學生成才工程博士導師團為學生演講,指導學生學習、考研,讓廣大學生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起到了示范激勵作用!备毙iL婁勝霞說,該校還采取課程教學、網絡學堂、系列講座等對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教育和培訓,去年共開展就業講座16場。
據婁勝霞透露,2012年,該校本科學生畢業率為98.7%,學位授予率為85.62%,CET-4過級率為25.02%,考取研究生145名。
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推動學?缭桨l展
知識經濟時代,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高校的發展更離不開人才,“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一直以來,我校堅持人才引進與培訓同步,加強管理與服務共進,提升師德與能力并重,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备睍浲鯋廴A說,該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圍繞發展目標,擬定了師資隊伍建設“十二五”規劃,按照“以德為先、教學為重、科研為基”高校師資要求,建設一支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及學科、學緣結構合理、發展趨勢良好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確保到2015年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不少于50人,教授不低于100人。
為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該校設立了教師工作處。
據該校紀委書記高勇介紹,在引進人才方面,該校既重點引進,又適當平衡。圍繞7個重點學科引進。對于引進的博士,獎勵每人100平方米的住房一套和5萬元的安家費,還有5至10萬元的科研項目資金。
高勇說,學校直接引進與柔性引進相結合,前年引進博士9人,去年直接引進博士6人,引進候鳥型人才3人。除此之外,學校還通過加大與其他高校的聯系,進一步加大了柔性引進人才的力度。“十二五”期間,將充分利用省、市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2012年學校選送74人赴西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學習。通過加強對口支援力度,為盡快形成一批有較高水平、體現地方特色的學科專業和實現爭碩目標做好師資隊伍的準備。為學校爭碩創造了相應的條件,為調整專業結構、打造特色專業奠定了基礎。
搶抓機遇迎發展 爭當地方高校排頭兵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用人需求增大,結構發生變化,遵義師院一校四區已不適應現在的發展。在遵義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該校積極行動組建遵義大學。目前,新校區已在新蒲新區規劃土地2000畝,預計在上半年就開始動工。據該校有關負責人介紹,新校區根據未來的發展需求進行功能劃分,適應現代化高等教育的發展。建成后,可容納2.5萬人。
為“強本爭碩”創造條件,為調整專業結構、打造特色專業和組建遵義大學奠定基礎,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該校成立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加大了推進工作的執行力和落實力。
“學校將緊緊抓住歷史發展機遇,主動迎接挑戰,走內涵發展道路,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學校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把分力變合力、想法變辦法、思考變行動、效果變效益,切實推動學校轉型,爭當地方高校發展的排頭兵、爭當科學發展的先行者,早日實現‘強本爭碩’和申辦遵義大學的奮斗目標!痹撔|h委書記袁利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