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讓各族群眾都能過上好日子 俞正聲考察貴州工作紀實
時間:2013-3-29 11:59:59 | 信息來源:貴州日報 | 發布者:admin


三月的貴州大地,處處春意盎然。
3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先后前往我省遵義、畢節、貴陽等地考察調研。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一同考察。
連日來,在省委書記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等陪同下,俞正聲深入工廠企業、民族村寨、城市社區,四次召開座談會,與各族干部群眾共商發展大計。
要推動畢節試驗區建設取得更大成績
25年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傾情幫扶畢節試驗區,開創了多黨合作共同推進貧困地區科學發展的先河,如今畢節試驗區發展已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畢節市金沙縣信息產業園區內,一排排標準廠房拔地而起,28家企業建成投產,8000多人實現就業。俞正聲在考察奧斯科爾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時說,一個縣的工業園區能在短時間內做成現在這個局面很不容易,要繼續努力,把東部更多的產業吸引過來。
金沙縣巖孔鎮永豐同心新村,是民進中央牽頭建設的新農村示范點。村里的貴州瑞利烏蒙生態養殖場內,1100多頭新品種的“烏蒙黑!北旆鼠w壯,市場前景十分可觀。800多農戶還分散養殖了2000多頭肉牛,戶均增收超過1萬元。俞正聲對養殖場負責人說:“這個項目給貧困山村帶來了效益、帶來了希望,你要把牛養好,把更多的老百姓帶富!狈叛弁,村里一幢幢黔西北民居錯落有致?粗习傩杖兆舆^得舒心,俞正聲很高興,他走進村民袁國勇家拉家常,從水田出租到養牛場打工再到孩子讀書,話題一個接一個,聊得開心。臨行時,俞正聲接過老袁遞過來的清茶,高興地說:“這里山清水秀、百姓安康。水是山泉水,茶是幸福茶,這杯茶我要喝完。”
大方縣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農工黨中央幫助援建的學校。在參觀了學校多個實訓室后,俞正聲說:“貴州實施三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決心很大、路子很好。職校辦好了,孩子們多了一條出路,社會多了很多實用人才!彼麖娬{:“在貧困地區辦好職業學校,是重大的扶貧措施,也應該成為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幫扶的重點方向!
俞正聲還考察了黔西縣百里杜鵑管委會普底鄉中心小學,與老師、孩子們交流。聽到學生們每天中午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感到很欣慰;聽說一些孩子還要走很遠的山路上學,他指出,對貴州這樣的山區來說,辦寄宿制學校是個方向,一定要給予幫助支持。
26日上午,俞正聲在黔西縣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統一戰線如何繼續做好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工作。俞正聲說,胡錦濤同志和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中央各部門,對貴州人民、畢節人民有一種深深的情懷,這種情懷,是把最困難群眾始終放在心上的情懷,是一種千方百計改變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狀況的情懷,是一種25年如一日、一點一滴地做、一屆接著一屆地干的情懷,體現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本色。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說明,只要有正確的方向、有堅持不懈的努力,貧窮落后的面貌可以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要深入貫徹“同心”思想,堅持積極參與與量力而行相結合、體現優勢與立足實際相結合、出主意與辦實事相結合、發揮作用與深化認識相結合,在總結經驗基礎上不斷探索新思路、新途徑、新辦法。畢節市委、市政府要團結帶領各族干部群眾,樹立長期艱苦奮斗思想,把握好人才和市場這兩個關鍵,因地制宜、真抓實干,推動試驗區建設取得更大成績。
要把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始終作為民族工作的根本
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是俞正聲此次調研的重點。
大方縣響水鄉以拉村是二類貧困村,人均只有半畝田。老百姓喝水、種地靠的都是“望天水”,不少人家住的是既破舊又不安全的泥巴房,通村路又陡又窄。俞正聲步行進入這個村子,親切看望鄉親們。面對聞訊趕來的村民,俞正聲熱情招呼大家圍坐在一起,細算生活賬,共謀發展路。大伙兒告訴俞正聲:黨的政策好,現在新農合、養老保險都享受到了,最大的困難是村里缺水、路也不好,也沒有賺錢的門路。俞正聲對大家說,黨委、政府會幫大家想辦法克服困難。他希望村黨支部發揮作用,幫老百姓多辦實事;村里外出打工回來的年輕人見過世面,腦子靈活,也要為村里多找致富門路。
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龍井布依族村是一個秀美恬靜的小村莊。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走上了快速致富路。俞正聲查看了村計生衛生服務室、圖書室、民族手工藝制作、釀酒工藝展示,看到村里不少人家發展農家樂、賣米酒增加了收入,俞正聲高興地說,黨委政府幫助村里打造了好的環境,指了條致富路。他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麗,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大方縣羊場鎮衛生院是農工黨中央實施的“同心助醫工程”,盡管該院在我省鄉鎮衛生院中設施條件較好,但和東部地區相比仍然差距不小。俞正聲對醫護人員說,大家扎根山區,守護百姓健康,擔子很重。我們要繼續加大投入,特別是加大人才培訓力度,不斷提高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衛生保障水平。
解剖麻雀,研究問題,尋找對策。來貴州考察工作之前,俞正聲派出三個調研組,分別由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周伯華、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石軍帶隊,專程到我省關嶺自治縣、三都水族自治縣、雷山縣進行了調研。26日晚,俞正聲與調研組交流了有關情況。27日上午,俞正聲看望了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干部,主持召開了民族工作座談會,聽取我省民族工作情況匯報,就做好民族地區工作和政協工作作了重要講話。
俞正聲說,要始終不渝地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積極引導各族群眾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四個認同”,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要把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始終作為民族工作的根本,充分利用國家戰略支持和東部產業轉移的雙重利好,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保護好生態環境,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俞正聲說,人民政協人才薈萃,在推動民族地區發展中大有可為。在當前的形勢下,凝聚共識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希望政協的同志增強責任意識,為黨的事業增進共識,為黨的事業出謀劃策。希望貴州省各級政協組織在以往良好工作的基礎上,更加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創造更多增進共識的經驗和為黨委、政府出謀劃策的經驗。
“三線”企業要千方百計向科研要出路、在產品上求突破
俞正聲十分關心貴州“三線”企業發展現狀和職工生活情況,在遵義市考察了061基地貴州凱星液力傳動機械有限公司、貴州航天紅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貴州梅嶺化工廠。
061基地這些年來整體發展勢頭趨好,部分擁有拳頭產品的企業逐步在市場上站穩,但一些企業投入不足、設備落后、產品缺乏競爭力,企業生產和職工生活都比較困難。梅嶺化工廠退休老職工徐其發夫婦是從上海到貴州工作的“老三線”,在貴州工作、生活已經五十多年。俞正聲來到他家親切看望,老徐激動地拿出了“傳家寶”:1955年陳毅市長親自頒發的上海市勞模證書和獎章。俞正聲深情地對他說:“你可是為國防工業貢獻了一輩子啊!你的證書很珍貴,奉獻精神更珍貴。國家現在發展得這么好,有你們艱苦奮斗作出的巨大貢獻,謝謝你們!”
24日晚,俞正聲與省及061基地部分企業負責人座談,傾聽意見和建議,和大家一起想辦法。俞正聲說,061基地的干部職工長期堅守、頑強拼搏,貢獻很大、令人欽佩。當前,一些企業找到了自己的發展出路,基地整體上逐步脫困,職工隊伍基本穩定,這非常難得。他希望三線企業繼續解放思想,在吸引人才上想辦法,在開發新品上花力氣,練就一些“看家本事”,爭取更大的成就。
考察期間,俞正聲瞻仰了遵義市紅軍山烈士陵園,向紅軍烈士敬獻了花籃。他還參觀了貴陽市城鄉規劃展覽館、觀山湖區碧海社區服務中心。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國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等隨同考察。省領導李軍、崔亞東、劉曉凱、廖國勛、廖少華、蒙啟良、王江平等參加有關活動。
作者: 本報記者 趙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