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機場建設項目不搞剪彩奠基“靜悄悄”動工
一場沒有儀式的開工
——仁懷機場建設項目不搞剪彩奠基“靜悄悄”動工
12月26日下午兩點,仁懷市高大坪鄉銀水村的山坡上機聲轟鳴,十多臺挖掘機、推土機揮舞著鐵臂,將一方方泥土裝上貨車運走,工人們冒著凜冽的寒風干得熱火朝天。
“沒有以往的鑼鼓喧天,也沒有剪彩奠基等儀式,仁懷機場就這樣靜悄悄地開工了。”中國航空港建設第九工程總隊項目經理曾運財感到很意外。他告訴記者,自12月24日陸續進場施工,他們沒有接到通知說要舉行開工典禮,也沒聽說有領導要來視察工地。工人們一點沒耽誤,各自忙著手上的活,幾天時間就開挖并運走六七千立方米的泥土。
“仁懷機場不搞開工儀式,是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八項規定,落實省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十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提高工作效率的務實舉措。”仁懷機場總經理趙耀表示,不搞開工儀式有助減少不必要支出,把更多精力和財力用在工程建設上,營造高效務實的建設氛圍,集中力量進行大會戰、大攻堅。
仁懷機場場址距仁懷市中心城區21公里,距貴陽245公里。將建設跑道2600米、4個C類機位,配套建設航站樓及通訊、導航、氣象、供水、供電、供油等設施,飛行區等級為4C級機場。
目前,機場正在實施航站區地基處理及土石方工程,同步開展機場耕作層剝離利用試點工程。“耕作層剝離利用是仁懷機場建設的又一大亮點。”趙耀興奮地說。
仁懷機場建設占地面積2755畝,涉及3個鄉鎮。為嚴格耕地保護制度,仁懷機場成為我省第一個實施耕作層剝離利用試點的機場建設項目。經測算,工程可剝離再利用51萬立方米耕作層和園地、林地表層土,將就近運輸到周邊石漠化土地、低效林地和土質較差耕地,可開發復墾高標準農田約1700畝。
“修機場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大伙都盼著機場早點建成。”施工現場,銀水村村支書李明寬帶著幾十個村民幫助施工單位搬運樹木。他高興地對記者說,政府征地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進行補償,村民們都很滿意,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還主動趕回來簽征地補償協議。
仁懷機場征地涉及600余農戶2600人。高大坪鄉黨委書記陳魁介紹,群眾都很支持機場建設,征地工作十分順利,目前未發生一起糾紛。機場開工后將大量就地招工,并帶動當地運輸業發展,同時市里將建設空港物流生態園區。
仁懷機場建設體現了高效務實的“貴州速度”。2011年4月,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仁懷機場建設工作快速啟動,主動對接,強力推進各項前期工作:2011年成都軍區空軍、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復查同意銀水場址為仁懷民用機場推薦場址;2012年1月國務院國發2號文件明確研究建設仁懷機場,5月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將仁懷機場列入“十二·五”建設項目;在完成預可研評估、資金承諾函、軍地協議、規劃選址初審意見、民航行業意見等六大要件后,經國務院常務會研究同意新建仁懷民用機場。
仁懷機場于2012年12月實質性動工,計劃2015年6月建成試飛。遵義市、仁懷市及機場公司按照“超前安排、提前協調、抓緊施工”的工作思路,統籌推進各項建設工作,確保在2014年12月前完成航站區、飛行區、配套工程建設,2015年5月底前完成設備調試、飛行校飛、行業驗收等工作。
仁懷機場不搞剪彩奠基“靜悄悄”動工,其實工程早已未雨綢繆、成竹在胸、強力推進。這場沒有儀式的開工,體現的是一種厲行節約,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圖為仁懷機場建設項目施工現場。 本報記者 曠光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