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北空鋪率首次公布約為5-15%
空鋪存在,空鋪潮不存在。對于近期坊間不斷傳出的“華強北遭遇空鋪潮”,昨日首次有了明確說法——華強北空鋪率在5-15%之間,屬于正常的經濟波動范疇。而為降低地鐵施工影響,主體結構施工推遲至春節后啟動。
相關調查顯示屬于正常的波動范疇
如何降低地鐵7號線施工對華強北的影響?由華強北街道辦主辦的“升級改造 繁榮穩定———華強北商圈如何應對新挑戰新機遇”的座談會昨日舉行,座談會邀請了商會、商家及專家參與。會上,華強北街道辦提到,根據近期的相關調查顯示,40家大型物業總體空置率在8%,二手物業總體空置率在20%。華強北物業空置率約在7.5%,這樣的空置率屬于正常的經濟波動范疇。
賽格集團昨日在會上提到,從自身經營狀況來看,華強北空鋪潮在賽格是不存在的。賽格集團目前的租賃情況正常,之前隨著產業升級轉型,山寨手機的退出,造成物業有一些空置,有一棟大廈空置率約為1%!暗捎谌A強北不可代替的商業地位和對賽格的品牌認同,商家也重新回歸及吸引一些電子類和其他商業類的商戶陸續回來”。
目前空鋪率在華強北史上也屬首次
“簡單來講,出租率和租金大概下降15-20%,最高的可能會達到25%,最低的百分之幾。不同的經營業態,不同的經營地點、模式,就呈現出不同的情況。”中電投資負責人也認為“空鋪潮”這個詞不太準確,表示華強北30多年的發展一定是波動的軌跡,有低潮,也有高潮,這很正常。他還分析,空鋪的出現,一是假冒偽劣的退出,這對華強北持續發展是利好的。另一個是城市更新的啟動!叭A強北并沒有出現頹勢,空鋪的出現,只是一種業態調整的反應!
華強北在線的負責人表示,新亞洲、賽格、華強等商鋪出租率都是90%以上,空置率是商家優勝劣汰的結果,這里面還包括地鐵七號線施工影響、電子商務沖擊等因素。華強北商會則認為,所謂空鋪潮并不存在,但目前出現的一些商戶空鋪率5%-15%的情況,在華強北歷史上也是第一次,所以商家擔心這種狀況未來三五年是否會持續并擴大。對此,華強北的應對一是要發展電子商務,二是要進行業態轉型。
專家建議
華強北打造成商業步行街
如何度過華強北地鐵施工陣痛期,昨日,商會、商家、軌道辦、專家都提出不同建議,包括產業升級、打造國際電子商場等。亦有與會者提出,可把華強北打造成步行街。
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電子產業為主,多業態同時發展,這是座談會上多家企業提出的思路。深圳市賽格集團有限公司商業運營分公司總經理陳惠劼表示,華強北應該堅持打造以電子、通訊專業市場為主體,各種業態并舉的商業街區。而當前要解決傳統的經營模式和同質化的經營、低水平問題。
華強北在線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老豹表示,隨著華強北的改造,面積增加,應引進更多產業,否則會空心化,比如說珠寶行業,水貝的行業最適合華強北,面積大,需求也大。華強北商會會長黃建躍則提議,現在華強北租金處于歷史的高位,可適當地讓租金,同時政府對一些業主給予稅收優惠,進行減免,提高品牌進駐的審批效率。
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楊立勛昨日提出,是否探索把華強北作為商業步行街,商業街地下有地鐵,這樣的話能夠提高華強北的交通便利性和通達性,這是建立商業街基本的前提條件。楊立勛認為,實現地上、地下、實體、網絡綜合的轉型,也是傳統的實體店向綜合性的電子商務轉型,傳統的電子一條街向城市綜合體轉型,從過去門店的銷售變成集研發、展銷、信息發布于一體的高端商務轉型。
政府聲音
用廣告圍欄營造營商環境
為降低地鐵施工影響,華強北街道辦透露,封路期間會用廣告圍欄來遮蓋,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同時,150名交通協管員分布在大街小巷,疏通華強北的人流、物流。華強北還將成立公共事務委員會,由政府部門主導,華強北商家、企業共同參與相關事務。
市軌道辦副處長蔣群峰昨日則表示,軌道辦做了幾個應對方案。比如,一是本來要挖深34米,現在壓到28米,壓縮開發空間。二是避開一個很大的污水管道改遷,還有施工范圍離商戶更遠。地鐵7號線施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管線改遷,二是圍護結構施工,三是主體結構施工。管線改造,華強北采用分段封閉、小段封閉。從影響程度來說,已經是最小的。前期工程結束后,將進行圍護結構和主體結構施工,而應商家要求,春節過后才啟動主體結構施工。
施工中,將采用連續封閉的圍擋圍蔽,在賽格廣場、振中路、振華路、振興路及順電等5處預留15米以上的通道以保證交通順暢,東西兩側人行通道保持12米以上,局部位置在8米左右。交通疏導方面,在華強北合適的位置設立公交終點站,線路和發車量不變,保證華強北對外公交客流。在封閉機動車通道時,像茂業百貨等商場保留對外出口。
本版采寫:南都記者張小玲 梁錦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