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或成為首個失去投資級評級的金磚國家
路透孟買8月17日電(記者 Swati Bhat)---印度可能成為首個失去投資級主權信用評級的金磚國家,投資者對此已經作出判決:他們已在交易定價中將其視作垃圾級評級市場,這或許會緩和未來的市場反應。
信用違約互換暗示印度的投資風險已高於越南等新興市場,也遠高於巴西、俄羅斯、中國和南非等金磚國家。
海外投資組合投資人也不對印度政府抱過高期望,印度政府一直在財政改革方面令人失望,而財政改革也是決定印度能否避免評級下降的關鍵因素。
鑒於印度擁有龐大外匯儲備和較低的外債,評級遭下調不會引發金融動蕩。但對於想要成為新興經濟體領頭羊的印度而言,這依然令人難以接受。
安本資產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亞洲固定收益資產負責人Kenneth Akintewe表示:“我不打算賣掉我的倉位,因為印度的評級將會遭下調。我沒有把印度當作一個投資級評級國家。”
“評級機構的行動往往落後于市場,在評級機構行動前,市場早已在定價中體現了這點。”
標普4月將印度的主權評級展望調降至負面,成為首家下調印度評級展望的信用機構,惠譽隨後也在6月下調其評級。兩者均將印度的主權評級降為“BBB-”,這是投資級的最低評級。
標普認為印度政府無力推動財政改革,預計兩年內該國被降級的可能性為三分之一。惠譽稱,印度未來12-24個月的主權評級調降風險高於50%。
對印度的主要憂慮在於財政赤字。2011/12年度印度的目標為赤字相當於GDP的4.6%,而實際數字超過該目標1.2個百分點,且預計在到2013年3月的當前年度中,赤字與GDP的比率將擴大至6%。
今年印度雨季降雨量不足,乾旱將促使印度政府不得不投入更多資金救濟農民。農村地區需要廉價燃料,來運行灌溉泵和拖拉機,這將進一步推遲提高柴油價格的承諾,印度政府承認這對解決赤字問題至關重要。
雖然信用違約互換市場定價已把印度歸于垃圾級級別,標普的警告還是讓印度政府官員和國內投資者措手不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