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調整水運發展戰略 聯手重慶打通烏江黃金水道
5000萬噸運力待發揮,我省調整水運發展戰略
聯手重慶打通烏江黃金水道
記者昨日從省交通廳獲悉,省交通廳組織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交通部專家一行對我省水運進行了實地考察分析,計劃將對我省水運發展戰略進行調整,對規劃重新修編,構建我省現代綜合運輸體系。
據了解,目前我省4000萬噸自然資源迫切需要解決水上運輸需求,同時,5000萬噸水運能力待發揮,因此,如何更好地發揮水運優勢成為當前的重頭戲。
為此,近日,省交通廳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梁應辰、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李一兵等專家一行,對烏江(貴州、重慶段)水運通道擴能建設進行實地調研,重點考察構皮灘、思林、沙沱、彭水和銀盤等水電樞紐通航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旨在找準制約烏江水運發展的瓶頸問題,探討搶救性解決礙航閘壩建設措施和方案。同時,與重慶市共謀烏江水運擴能大計,合力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
據省交通廳副廳長陳志剛介紹,過去貴州水運是以電為主、兼顧航運,現在指導思想基本明確,就是以航為主、以電養航、航電并舉、循環發展。當前,我省水運能力定位在5000萬噸,其中烏江水運1500萬噸;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水運2000萬至2500萬噸;赤水河水運1000萬噸;其余是庫區和支流的水運,具備水運發展的一定條件,待開發從而發揮其優勢。
而當前我省存在航道運力較低,同時船閘阻礙提升航道運力的難題。此外,作為重要的北上長江中的烏江流域,目前未與上游重慶市形成聯動,譬如說營盤、彭水這兩處水電樞紐以及即將建成的白馬水電樞紐,若將原有的航運能力提升為2000萬噸,從而形成大烏江流域,列入國家黃金水域網發展。
因此,綜合考慮下,我省向重慶提到要求,兩方共同修編烏江航運規劃,從而把烏江水運規劃納入長江黃金水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武陵山區交通扶貧規劃里,以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目前,我省與重慶市已初步達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