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寒之家,哥倆情深——哥哥考清華 弟弟想輟學
金黔在線訊 8月正是大學錄取期,當其他學子拿著錄取通知書,準備著行李時,在仁懷市卻有一位少年由于家庭條件比較困難,昂貴的學費加上生活費使他收到通知書的同時,顯得無助萬分。
678分考上清華
據了解,張光躍是仁懷市二合鎮柏楊村人,年僅17歲,就讀于遵義四中,今年他以678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醫學藥學實驗班碩博連讀錄取。錄取通知書對于其他孩子來說是喜悅,但是對于張光躍來說卻顯得沉重。
沿著崎嶇的山路,筆者來到仁懷市大壩鎮新田村張光躍的外公家,家里的環境十分簡陋。筆者了解到,張光躍的父母很早分居,母親常年在江浙打工,靠微薄的收入供兒子讀書。從小,張光躍就和年邁的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成績優異的他今年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但學費和生活費卻難倒了這個17歲的少年。
張光躍的母親獲悉兒子被清華大學錄取后,也趕回了老家。但想到兒子的學費,她的眼淚就忍不住奪眶而出,“孩子從小就在外公家長大,直到現在,我都在外邊打工。我祖母90多歲了,我爸爸媽媽也將近70多歲,全都是靠我一個人在外邊打工。聽到他考上了大學,我就從浙江回來,感到很高興,但也很內疚。因為孩子考上了大學,他的學費等各方面費用,作為母親拿不出來啊。”
受外公影響選擇學醫
張光躍的外公是個村醫,也正是因為從小受到外公的影響,張光躍選擇了醫學專業。談到孫子的學費和生活費,老人一臉的無助:“光躍小的時候,每次我給別人看病抓藥,他都要在旁邊很認真的觀察。這個孩子從小就勤奮好學,今天能夠考上清華大學,我感到很欣慰。現在我年紀大了,已經沒能力再幫助他了。”
在采訪中,一個神情有些落寞的孩子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他就是張光躍的弟弟張光亮。光亮今年通過中考,考上了仁懷市一中。可是得知哥哥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消息后,他小小的心理萌發了一個讓人感到心酸的想法:張光亮說,今年哥哥考上了清華,但生活費、學費有困難,他想輟學,把錢節省給哥哥讀大學。如果他以后能和哥哥一起讀書,他也會以哥哥為榜樣,好好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好的學校。
張光躍說,他了解到,他選的專業非常花錢,而且還要讀8年,他希望能得到好心人資助,將來一定努力學習,回報愛心人士,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