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改概念”引發新一輪“炒地圖”
從溫州出發,再到深圳,繼而轉戰天津、武漢、上海……四月以來,A股市場演繹了一場“炒地圖”的大戲。與上一輪“炒地圖”行情不同,這一次市場炒作,卻與區域金融改革息息相關。不過,四月末,溫州、深圳地區等“金改概念”已“熄火”。業內人士稱,目前金融改革概念炒作已經發展到區域經濟的炒作,鑒于部分“金改概念股”并無業績支撐,階段性炒作或已近尾聲。
金融改革點燃“炒地圖”熱
上一輪“炒地圖”與國務院批復國家級重點開發區有關,這一次,卻是從金融改革開始的。
3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消息公布,市場予以熱切希望。隨后,央行負責人表態,在溫州推進金融綜合改革,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改善小微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這提振了市場信心,小額貸款公司概念題材股票應聲起舞。嘉欣絲綢(002404)、浙江東方(600120)、紅豆股份(600400)、香溢融通(600830)等“小金融”概念紛紛飆漲。
4月12日,“深圳擬出臺系列重大金融創新政策”的消息不脛而走。管理層對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扶持的用意一覽無遺,深圳本地股毅然接力浙江涉貸概念股。深華發A(000020)、深信泰豐(000034)、深天地A(000023)、深天健(000090)、深物業A(000011)等深圳本地股先后沖擊漲停板。
此后不久,證監會負責人在2012年湖北省資本市場建設工作會議上發表關于資本市場發展的講話,談及“新三板”擴容試點工作進展,表示“已經對國務院做了專題匯報,但還沒有正式報批”。即便如此,此番講話也在二級市場上掀起一波板塊行情。
天津、上海等區域板塊也重復著類似故事。不可否認的是,二級市場火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區金融政策契合時下改革需求的預期。例如,深圳金融創新政策的出臺與當前深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無關系。
今年年初,以“深圳速度”著稱的深圳市主要經濟數據破天荒地呈現“負增長”態勢。在經濟減速、資源承載能力受環境制約的背景下,深圳市政府提出推動創造“深圳質量”的口號。深圳市政府指出,當前迫切需要金融業重點加大對自主創新、轉型升級、低碳發展和社會民生等領域的支持,推動深圳整體產業布局調整和優化升級。
概念炒作已透支業績
盡管“金改”政策契合各地的實際需求,但二級市場的相關個股股價早已脫離基本面。4月末,“金改概念”漸次褪色,不少前期連漲的強勢個股顯現出強弩之末的疲態,溫州板塊、深圳板塊等打頭陣的概念股已鳴金收兵。中證投資張志民表示,鑒于“金改”概念股無業績支持,階段性炒作或已接近尾聲。
泛金融類題材成為市場炒作主流品種。業內人士指出,金融改造創新有助于引導存量資金的有效配置,并改善小微企業資金斷裂的困境,對于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結構轉型具有深遠意義。但金融改革創新必然是漸進過程,特別在國內經濟發展、通脹形勢和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管理層對于金融創新的步伐和試點也會比較慎重。
另外,“金改概念”炒作也需要“因地制宜”。一位機構人士認為,這幅“地圖”包含很廣,并非全國各地都適合搞金融創新,要根據各地具體情況而定,溫州主要是出現了民間借貸危機現象,而且當地民間借貸本來就有基礎,而深圳金融創新則是因為毗鄰香港。
實際上,從近期的盤面特征來看,“投機”氣氛較為濃厚,區域熱點的迅速降溫也在意料之中。從各概念股每日成交信息來看,游資是主導這一輪“炒地圖”熱的幕后推手,參與的機構投資者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