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PM2.5監測站昨日近半超標
奧一網訊 記者劉軍 實習生劉雙 昨天上午,廣州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楊柳做客大洋網時透露,未來PM 2.5納入天氣預報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而且今后將研究和調整PM 2.5的布點等重要信息。同時參會的“廣州藍天行動”發起人陳嘉俊則表示將尋求民間幫助,開發可發布PM 2.5數據的手機軟件。
“香港能做的,廣州也能做到”
昨天上午、廣州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楊柳,“廣州藍天行動”發起人陳嘉俊以及大洋網首席評論員萬慶濤做客大洋網“民意圓桌會”。
訪談中,有網友提出香港的天氣預報有PM 2.5一項,廣州是否也借鑒香港經驗,將P M2 .5納入電視、報紙或者手機的每日天氣預報中,直接獲得環保部門提供的空氣信息?萬慶濤也表示,雖然現在網絡比較普及,但是全國不過是3億多網民,還是比較麻煩,范圍也比較窄。
對此,楊柳表示:“非常可能”,而且這一天不會等太久“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提供,香港能做的,廣州也能做到,給我們一點時間。”
楊柳說,PM 2.5要納入天氣預報,除了需要有國家技術規范,還需跨部門合作,并包括聯合媒體。此外在傳播環節需要一套專門軟件,或者是有其他的信息傳遞的技術手段作為技術支撐。
將完善發布方式增設健康指引
自3月8日廣東省公布珠三角城市17個站點的區域空氣環境質量的同時,廣州市也公布了國家新標準中新增的三種污染物的監測數據。即便是評價頗高的廣東省環境信息綜合發布平臺的那套系統,也有市民表示一堆的數據讓人頭暈,而廣州市環保局所發布的一堆裸數據,更需要市民自己找相應的標準來對照才能看得懂。對此市民呼吁,能不能弄得更簡潔易懂一點呢?
對此,楊柳表示,新的空氣質量標準有兩個目的,一是貼近民眾感受,二是提供健康指引,現在枯燥的數據確實滿足不了要求。但后續的公布,除了數據外,還會增加空氣質量描述和對市民的健康指引。“現在我們還沒公布A Q I(環境空氣質量指數),也沒有給健康影響和生活指引,這個工作我們要迅速補上。”
為什么公布數據又沒有給說明呢?楊柳表示,這里面有一點點內幕。他說,按照國家規定要求,廣州作為副省級城市沒有資格自己說,什么時候公布,什么時候使用新標準,要么有國務院環保部行政主管部門要求,要么由省一級政府要求什么時候公布。上級部門要求廣州3月8日時公布數據,而不是試用新標準。
將調整監測點布局
在3月8日當天,與廣州共同公布PM 2.5數據的還有深圳,記者留意到深圳公布的是18個監測站點的數據,而廣州只有十個國控點的數據。萬慶濤也表示不解:香港1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設了14個點,廣州7000多平方公里設了10個點。廣州目前的10個點是否能真正反映城市空氣整體水平?
對此,楊柳表示,10個國控點基本代表總體水平,但是不能滿足服務需求。“第一句話是技術語言,第二句話是政府公務員為公眾服務的客觀表述。”楊柳說,為了貼近民意,“所以我們的布局確實是要調整,點位的設計是要調查,所以現在我們的總體水平只是一個基礎的代表。但是某個區域的情況,路邊的情況,我們還要通過點位的增加來滿足。”
楊柳說,北京有40多個監測點,廣州除了國控點位10個之外,大概是30-40個點,但是還沒有增設PM 2.5的監測設備,今后會考慮把30多個點全部武裝起來,增加廣州的點位。
不過楊柳透露,目前相關的技術規范還沒有出臺,包括儀器和布點的規范都沒有出臺。楊柳說,新標準的實施是2016年1月1日,在2016年1月1日之前所有的政策都出臺,但廣州一定不會等到2016年。“包括點位和檢測方法,包括我們提供給群眾的服務,肯定有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
釋疑
是否刻意選擇冷空氣來時開始公布?
廣東省按照新標準公布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以及廣州深圳公布PM 2.5的數據當天,真值北方冷空氣南下,將空氣中污染物一掃而凈,因此不少市民質疑是不是故意選擇在這個時候公布數據?
對此,廣東省環境監測站負責人以及廣州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楊柳都予以了否認。廣東省環境監測站負責人表示,3月8日公布數據的事情早就定下來了,他們不可能很早就知道這天有冷空氣下來。
楊柳則表示,廣州在這天公布數據確實有點“內幕”。楊柳說,此前省環保廳準備在3月8日公布珠三角城市17個監測點的PM 2.5的指數和A Q I指數。當時廣州考慮,如果17個點有4個點在廣州境內,包括磨碟沙、麓湖、從化天湖還有花都竹洞村,廣州不能猶抱琵琶半遮面。
“我們做了長時間準備,也擁有數據,我們就請示環保廳,書面請示市政府公布數據。按照省里面的原來準備,我們有三個月的準備時間,但是我們沒有等三個月。”
路邊監測站建設計劃有無時間表?
對于近期人們熱議以及公眾呼吁學習香港增加路邊監測站的問題,昨日再次被提及。那么廣州建設路邊監測站的計劃有沒有一個時間表呢?
楊柳說,廣州也有路邊監測站,但路邊站的監測數據,目前是研究性的,現在的點位很有限。楊柳表示,路邊站建設還缺乏具體技術規范的指引,國家一旦出臺,廣州馬上就會有相應的報告。
對于近期熱議的布點絕大多數在學校和公園的問題,楊柳說:“大家可以到點位去看看,有一個點位叫廣雅中學,離內環路不超過200米,而且是在同一個水平面上。我們之所以說是廣雅中學,是因為一直用那個名字。還有一個點是天河職幼,它是在體育西橫街,那邊有很多的飲食店,那個點是不是也反映了某個方面的質量呢?”
楊柳說,監測工作,關鍵是布點是否規范,是不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技術路線完成工作,然后在管理程序上,你是不是及時報告了,如果這樣做,監測部門是完全履行了他的職責。至于怎么提供更好的服務,那是行政服務的問題,要分開來看。
珠三角站點:
8個站點AQI超標
昨日20時數據顯示,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狀況發布平臺上的17個監測點中,有8個監測點顯示A Q I指數超過了100,分別是臺山端芬(125)、江門東湖(105)、鶴山超級站(112)、順德金桔咀(124)、佛山惠景城(132)、肇慶城中子站(104)、磨碟沙(103)、花都竹洞村(117)。所有A QI超標的站點首要污染物都是PM 2.5.
廣州站點:
2個超標4個逼近限值
廣州市環保局昨天20時的PM 2.5的數據顯示。最近24小時數據超標的有:花都師范(84微克每立方米)和番禺中學(79微克每立方米)。此外,市五中和市監測站均平了限值(75微克每立方米)。而另外廣雅中學和廣東商學院均為73微克每立方米,逼近限值,而且其中還有三個呈現繼續走高的態勢。
如何看懂一堆數據?
最近,不少市民反映廣東省環保廳和廣州市環保局發布的數據完全看不懂。南都記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以及請教專家,可以告訴大家最簡單直觀的方法。
市民進入廣東省環保廳官網之后首先要點擊頂部的入口,然后安裝一個插件。成功安裝后就可以打開這個信息的發布平臺。
系統左邊是一張地圖,標注了17個監測站點所處的位置,并且用6種不同顏色代表監測點位上監測到的AQI指數的6個等級。其中綠色為“一級”表示“優”,褐色的為第六級,代表“嚴重污染”。
而右邊有一個列表,上面可以看到每個站點所在轄區的文字描述,并且有對應的等級和顏色分級說明,同時也可以點擊查看7項分指數的具體狀況,以及大致分布區域。比如,市民點擊右邊:“PM 2.5”,地圖上紅色覆蓋的區域就是受到PM 2.5輕微污染的區域,點擊“AQI”,就是空氣的整體質量情況。對于怕麻煩的市民來說,直接查看“AQI”數據即可,這實際就是一個“傻瓜”數據。用鼠標放在地圖上的具體監測點,就會顯示出具體的質量指數,以及首要污染物,還有對健康的影響和生活指引。
而廣州市公布的是裸數據,需要自己找到《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在其中進行比對各項分指數的數值是否超標,達到了怎么樣的等級,應該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