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黔北麻羊”的產業規模已達20萬只
金黔在線訊 日前筆者走進習水縣雙龍鄉雙龍村,不時看到一群群膘肥體壯的黔北麻羊被牧羊人趕進大山的草場�!艾F在養羊銷路好,技術有保障,簡直是條致富的好門路�!贝迕耜戇h衛興奮地說,2011年,他出售黔北麻羊80余只,獲利6萬多元,目前圈里還存欄130多只。
黔北麻羊是一個地方優質肉羊品種,主產于赤水河流域的習水、桐梓、金沙等縣,中心產區的習水縣存欄20余萬只。2011年,習水縣被國家農業部授予肉羊標準化示范縣。近年來,隨著羊肉菜肴越來越受歡迎,市場對羊肉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習水縣抓住這一機遇,采取多項措施,推進麻羊產業快速發展。2007年以來,該縣按照“建設一個體系、形成一批龍頭、創立一個品牌、帶動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建立了投入品監管制度、生產記錄制度、質量安全監測制度、產地準出制度和質量追溯制度,采用國家標準5項、地方標準1項、農業行業標準7項,制定了地方標準5個,形成了“習水縣肉羊養殖綜合標準體系”,建立了貫通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生產控制技術規范。
2011年,該縣投入資金2020.12萬元,帶動社會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發展30只規模以上的養殖戶512戶。目前形成了以習水縣富興牧業有限公司、群力養殖專業合作社和溫水鎮目里黔北麻羊保種區為示范載體,以東皇、良村等5個鄉鎮的14個村為示范區,共發展標準化示范企業3個,示范戶1080戶。
該縣三岔河鄉結合2011年開展的“集團幫扶、整鄉推進”扶貧項目,用600萬元扶貧項目資金發展黔北麻羊養殖,使許多外出農民工回鄉投資創業發展黔北麻羊養殖。預計到2012年底,該鄉年出欄黔北麻羊20000余只,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
下一步,習水縣將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的模式,實現以圈養為主,放養為輔的現代養殖方式,努力實現2015年全縣黔北麻羊養殖存欄100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