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灰霾天數將按月發布 1月份灰霾天數為18天
深圳晚報訊(記者陳莉周靈靜) 今年1月份,我市的灰霾天數達到18天。昨日下午,“弘揚大運精神,形成制度成果”系列新聞發布活動之“環境治理常態化”新聞發布會在市民中心舉辦。市人居環境委副主任李水生、市海洋局副局長梁俊乾、市氣象局副局長毛夏及市水務局、市城管局、深圳海事局相關處室的負責人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并介紹了在后大運時期環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其中,毛夏在會上向媒體公布了1月份的灰霾天數,并透露從下個月開始,深圳將從以往的一年發布一次灰霾天數改為按月發布,同時將提前發布中度以上灰霾天氣的預警。
新聞發布會現場
我市在全國率先發布灰霾預警
據毛夏介紹,大運會期間,市氣象局建成了先進的大氣成分(灰霾、霧害)監測系統,通過布設多種先進監測儀器,實時連續監測30多種灰霾相關數據,并通過網站為市民提供監測數據查詢服務。此外,市氣象局還建立預報預警系統,在全國率先發布灰霾預警信號。建成灰霾與空氣質量綜合業務平臺(SHAPES),實現了對灰霾及環境氣象的實時監測分析,并利用高分辨率氣象數學模型為未來72小時的灰霾天氣預報和預警提供參考,有效服務了市民生活。大運會結束后,這些措施已形成常態化業務,持續為市民服務。
灰霾日數監測做到及時透明
據介紹,后大運時代,市氣象局將繼續為市民提供高質量常態化的灰霾與環境氣象服務。包括依托大運期間建成的先進技術平臺,通過門戶網站定期發布灰霾監測評價信息。每月突出發布上月灰霾日數統計情況及與歷史同期的對比,做到灰霾日數監測的及時和透明。同時,市氣象局將進一步提升灰霾預報預警能力,做到更加準確做出輕度以上灰霾天氣預報,更加提前發布中度以上灰霾天氣預警,以減輕不利天氣條件下的城市道路擁堵和大氣污染給市民帶來的影響。
此外,市氣象局還將發布每季度的灰霾監測評價報告,并會同有關單位,從氣象、機動車污染、工業污染等多個角度開展對灰霾天氣的成因分析和跟蹤監測,為大氣環境治理提供氣象決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