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三大媒體關注三亞旅游宰客事件
人民網(微博)北京2月1日電 (記者 張玉珂)“3個普通菜近4000元”,一則微博將海南三亞旅游業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三亞官方的不當回應也飽受公眾非議。昨夜今晨,人民日報、央廣、央視三大中央媒體同時聚焦了“三亞海鮮排擋涉嫌宰客事件”,對事件本身及三亞旅游的發展進行了關注與討論。
人民日報四版“深閱讀”欄目今日刊發了報道《宰客風為何這里剎不住》。800元房間漲至3000元;出租車拒載;黑停車場一天50元……記者以在三亞的親身經歷,印證了三亞旅游的不輕松。針對當地政府在維護旅游秩序中處罰力度小,違法成本低,部門配合不協調,形成監管漏洞等問題,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建議,將旅游聯合執法機制常態化,同時,建立一套政府為主導,行業協會、消費者共同參與的監管機制,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否則,在‘貓少老鼠多’的情況下,政府即便使出渾身解數,也難以做到盡善盡美。”
人民日報報道同時援引專家觀點表示,總結前些年春節迎客的經驗教訓,三亞在衛生整治、控制“天價”房等方面已經取得成效。今年黃金周之后,需要反思的是,究竟有哪些漏洞尚未彌補,應提前整改;有哪些制度對凈化市場行之有效,可為來年所用。只有這樣,才能讓明年來三亞的游客,乘興而來,快樂而歸。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微博)中國之聲(微博)《新聞縱橫》欄目今日則對三亞新聞辦官方微博致歉“零投訴”一事作出了點評:微博及時致歉,危機公關的意識值得肯定。只是,如此明顯的錯誤用“失誤”兩個字來解釋顯然不具說服力。如果面對問題只會掩耳盜鈴,視而不見,自我安慰,那么我們或許能夠明白,早就出了問題的三亞旅游為什么到現在依然濤聲依舊。
昨日中央電視臺《新聞1+1》播出的《三亞:天堂?天價?》節目則認為,作為海南旅游重鎮的三亞,距離世界一流旅游勝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節目中插播的短片將五年前一游客在三亞與流動商販的沖突事件,與近日網友微博曝出海鮮排擋挨宰一事聯系起來,稱“當同樣性質的事件發生在五年前后的三亞,意義卻有所不同”,國務院批復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后,“三亞的地位伴隨著海南這座島嶼陡然發生了變化”。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健民在節目連線中表示,從網絡上來看,遠不只這一個餐館的投訴,還有包括出租車、商攤的投訴都有很多。“投訴這么多,說明還是海南的旅游管理整體水平還是比較弱的。雖然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已經兩年時間了,但是這些基礎的問題還都沒有解決。”
不久前,國家旅游局(微博)公布2011年游客滿意度調查報告,在被調查的50個國內主要旅游城市中,三亞的滿意率倒數第六。而今,在舉國關注下,三亞旅游宰客風波正在持續發酵。這是一個考驗,更是一個契機。如何應對好這次危機,整肅旅游業健康發展,對三亞旅游的長遠發展乃至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都將帶來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