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山東民企 共贏遵義未來
為加強與山東民營企業的經貿交流與合作,為山東民營企業尋找商機,助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12月22日晚,我市與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簽訂經貿合作框架協議。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王乃靜,山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孫孺聲,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秉清,市政協主席陳凌華,貴州省農委副主任肖榮軍,市委常委、副市長姬德君,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李蓮娜出席簽約儀式。
副市長敖鴻致辭,市政府秘書長王祖彬主持簽字儀式。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山東省以富民強省為目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在“十一五”這五年,全省生產總值接連突破2萬億和3萬億,去年達到39416.2億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使“藍、黃”兩區建設成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和強有力的引擎。與此同時,山東民營經濟快速崛起并健康發展,目前全省注冊登記的中小民營企業達到58萬余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0%以上,中小民營企業創造的增加值已占全省GDP的54%以上,提供的稅收已占全省財政收入的58%以上;全省75% 的城鎮就業崗位是由中小民營企業提供的,農村轉移出的勞動力有80%以上在中小民營企業就業,它們在發展經濟、活躍市場、吸納就業、培植地方財源、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創造地區經濟繁榮等方面優勢明顯,是發展市場經濟的活力源泉。
王秉清對山東省工商聯、山東知名民營企業家蒞遵考察、為遵義帶來新的發展希望、合作商機、發展理念和更大發展空間表示感謝,對兩地簽訂經貿合作框架、開啟合作之門表示祝賀。他說,遵義區位優勢將逐步顯現,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礦產資源富集,名酒名煙名茶、新材料、制造業、能源、化工、制藥等“六大基地”已具規模,擁有“一棟樓、一瓶酒”和中國丹霞等不可復制的世界級品牌,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全市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王秉清說,當前我市正大力實施“開放開發、改革創新、三化同步”主戰略,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特色城市,緊緊依托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5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0個市級工業園區和7個縣級工業園區,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減少辦事流程、優化辦事程序、限制審批時間,特別是對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采取“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方式,視投資者為親人,全力優化發展軟環境。他希望更多山東知名企業家到遵義考察投資,在更寬領域開展廣泛合作,開創政企合作雙贏新局面。
王乃靜說,遵義地處中國西南腹地,氣候宜人,風景優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國人民向往的圣地,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資源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他指出,這次到遵義的都是山東民營企業的精英,通過這次山東企業家遵義行活動,通過山東省工商聯與遵義市政府經貿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遵義市與山東民營企業必將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山東省工商聯也將利用自身的優勢,把優秀民營企業介紹到遵義來,希望遵義市利用自己的區位、資源、勞動力等優勢把山東的企業家留住,也相信市委、市政府將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優質的服務、更加良好的環境吸引更多海內外優秀民企的到來。他希望山東的企業家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致富思源、回報革命老區,利用自己資金、技術優勢尋找新的商機,同時也希望企業家在遵義發展好了之后,也把他們認識的企業家朋友介紹到遵義來,共同為革命老區遵義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敖鴻在致辭中表示,將珍惜這次難得的機遇,加強與山東省工商聯及相關企業的緊密聯系,力爭早日將框架協議轉化為實質性成果,希望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投入遵義、建設遵義,我們承諾以最優質的服務、最簡化的程序、最優惠的政策,努力使項目得到順利實施,使合作伙伴得到最大實惠。
此次到遵義投資考察的山東企業家一部分是參加全國工商聯執常委會的企業家,一部分是出席2011年全國工商聯科學技術頒獎活動的企業家,還有的是我市、山東省工商聯特邀企業。在遵期間,他們還將到新蒲新區、仁懷市進行實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