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市:打好四張“牌” 提升旅游競爭力
賀州市通過主打交通設施建設、傳統文化拓展、旅游資源開發、區域旅游合作四張旅游牌,培育了旅游特色品牌,提升了旅游形象。今年1至9月,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485萬人次,同比增長30%;其中接待國內旅客468萬人次,同比增長30%;入境過夜旅
游者16.8萬人次,同比增長40%。實現旅游總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48%。
“跟12個朋友從廣東自己開車過來,走走玩玩,風景不錯,自然風光很好。”國慶黃金周,廣東游客林先生游覽了姑婆山、玉石林、紫云洞等景區,品嘗了客家美食。他最深切的感受是從廣賀高速開車過來,兩個多小時,山是青的,水是綠的,空氣是清新的,蔬菜是無公害的。
一直以來,交通是制約賀州市旅游發展的瓶頸。經過一段時期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賀州市交通發展全面加快,建成鐵路130公里、高速公路198.4公里,新建、改建農村道路2447.8公里,在全區率先實現全部鄉鎮通等級油路或水泥路的目標。洛湛鐵路、桂梧高速公路和廣賀高速公路賀州段建成通車,改寫了賀州市沒有鐵路和高速公路的歷史。貴廣高速鐵路、永賀高速公路賀州段開工建設,賀州經黃姚至昭平二級公路即將全線通車,賀州火車站至姑婆山、富川至望高二級公路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使大通道網絡進一步完善,桂粵湘三省區交通樞紐初具雛形。“比較獨特的是處于粵港澳的后花園,賀州是一個樞紐城市,由于位置的重要,加上賀州‘三高兩鐵’的建設,形成了旅游集中的密集區。”市旅游局局長王西棋說,隨著賀州市大交通格局的根本好轉,珠三角地區以及周邊省市前來賀州的自駕車游客急劇增多。黃金周期間,賀州市各景區景點接待游客23.01萬人(次),有70%為自駕車游客,在自駕車游客中,廣東約占58%;區內南寧、桂林、柳州、梧州、玉林等地約占33%,其余為湖南等其他省份。
賀州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擁有華南最大的天然氧吧姑婆山、黃姚古鎮、狀元村等在全國享有盛譽的旅游景區、景點。如何做好旅游資源的開發,打造特色旅游業品牌?賀州市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和文物保護開發為契機,對全市客家文化、瑤族文化、百姓氏族文化、古代科舉文化、古民居古建筑文化及傳統服飾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和充實完善,并將文化融入黃姚古鎮、臨賀古城、秀水狀元村、客家圍屋等歷史人文景觀的開發、建設和保護,實現文化與旅游的有效結合。通過努力,富川秀水狀元村2008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被列入自治區37個重點旅游建設項目之一。賀州市圍繞打造華南生態旅游名城的目標,充分挖掘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民族文化風情資源以及客家文化資源,重點規劃建設桂臺(賀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區,精心打造姑婆山生態旅游區、大桂山旅游休閑度假區、臨賀故城、富川秀水狀元村和鐘山十里畫廊等重點旅游景區景點和特色線路,先后創立國家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1個。
賀州市注重加強旅游區域合作,加快融入大桂林旅游圈,主動與“泛珠三角”地區對接,新老旅游客源市場不斷開拓。“我們繼續在各級新聞媒體對賀州市旅游資源和產品進行宣傳,還分別在新浪網和騰訊網開通賀州旅游局微博,有效搶占網絡宣傳的營銷新陣地。”王西棋介紹說,今年賀州市先后組織企業參加由國家旅游局舉辦的2011年中華文化旅游年走進港澳社區活動、在西安舉辦的國內旅游交易會、2011中國·貴陽避暑季民俗節慶與旅游采購博覽會、在重慶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西部旅游產業博覽會、2011廣東國際旅游博覽會和2011桂林國際旅游博覽會等活動,并在2011桂林國際旅游博覽會上榮獲6個獎項,分別為最佳展示獎和5個旅游服飾展示獎。通過活動進一步宣傳賀州旅游形象,拓展旅游市場。(記者何丹)
圖為國慶黃金周不少旅客選擇到姑婆山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