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大躍進冷思考
時間:2013-6-14 18:27:39 | 信息來源:價值中國網 | 發布者:admin
近一年多,農產品電子商務仿佛一下子成了很熱的詞匯。加上國家連續十年一號文件的發布和實施,農業的關注度倍增。圍繞著農產品這個農民最關心的重點,以及屢屢出現的買貴賣難問題,各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紛至沓來。
農產品電商的興起有著農業發展的深刻背景,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優質農產品需要尋求更廣闊的市場。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方式難以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安全信譽,也難以確證生態農業基地生產的優質農產品的價值,很多特色農產品局限在產地,無法進入大市場、大流通,致使生產與銷售脫節,消費引導生產的功能不能實現,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困難重重。
基于此現狀,搭建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引領了我國傳統農業向信息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現代農業轉變,促進特色農產品走向高端展路線,成為了迫切想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增效創收的主要服務動力。無論是各級政府部門,還是多數有志于農業發展的企業機構,都把農產品的供求對接電商化作為切入點。這一點沒有錯,關鍵是無論是否具備從事電商平臺建設條件,一律上馬并稱之為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這種說法和由此可能會對農產品生產和經銷者的誤導值得商榷。
最基本的,什么是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起碼是能覆蓋農產品生產、銷售、供應等各個環節,以農產品供求對接為基礎,包括信息、質檢、交易、結算、運輸等全程電子商務服務,具備這樣的網絡平臺才算是平臺,其他的就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而已,提供產品的發布和檢索,提供產品的展示和推廣,這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怪現象。
怪相一:無論單位大小,一律建設網站,并稱之為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出于對農產品發展現狀的憂慮,各方協力推動農產品電商化是非常好的路子。但不管是一個區還是一個市,或者某一個機構,無論大小單位都搞平臺,這種大躍進的方式是要不得的。與之相伴的是,往往通過新聞稿或者其他的一些方式,實現了所謂上線當日交易量突破多少,在線商戶達到多少。可是過后一看,哪里有什么訪問量,商戶的注冊量又在哪里呢?這種典型的形象工程是非常有害的。農產品生產和經銷者對電子商務的理解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稍微慢半拍,他們也迫切希望能實現農產品的電子商務交易和信息互通。這樣的平臺屢屢邀請他們參與卻帶不來實際的價值,只能傷害他們對電子商務發展的積極性。
怪相二:注重信息的表達,缺少電子商務相關的配套服務。
根據聯興農專家團隊的調查,現在幾乎九成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屬于偽平臺。里面所發布和推廣的更多是純粹的信息,嚴格上來說就是一個信息展示網站,也沒有相關的在線交易或者互動的成分在里面,無非就是公布產品和聯系方式,潛在客戶可以直接電話咨詢或者接洽。這種信息展示的形式對于推動農產品發布是有益的,但還是缺少相關的服務,對于產品的發布頻次、產品描述、產品特點、優質賣點等等,均缺乏必要的服務支持,完全是原生態的,合作社發上來的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內容可閱讀性差,產品特質提煉匱乏,產品圖片千奇百怪,也沒有相關的指導手冊可供參考,這都是網站不注重信息的優化有關,服務意識也是網站需要完善之處。
怪相三:忽視農產品的區域化,完全行政化的劃分方式不利于產品流通。
農產品作為獨特的生物產品,和氣候、地理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即使是大棚蔬菜和溫室種植,都和當地的自然條件息息相關。特定的區域所種植和養殖的農產品類是具有區別性的,更多的商務平臺往往通過行政的劃分進行資源整合,尤其是具有機構背景的平臺而言,容易但不是有效的。政府在農產品電商化過程中注定會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不代表就要親力親為,市場還是有他自己的調節方式和發展路徑。比如蔬菜的物流配送,在當前中國冷鏈物流具有局限性的情況下,輻射范圍還是有限的,針對生鮮的流通和銷售也應根據區域特點讓市場調節,這也是當前產地和銷地批發市場快速發展的原因。許多比較成功的電商平臺多數也是基于批發市場開展的輻射和延伸。
怪相四:輕視農產品網絡渠道的拓展以及相關服務的持續提供。
對于農產品銷售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比較有效且穩妥的銷售渠道,傳統的產銷兩地批發市場和農貿、農超對接提供了產品的流通渠道,但對于網絡來說,這方面基本還屬于空白。針對全國的近60萬家農業專業合作社而言,在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發展的今天,利用好這些工具破除一些推廣和流通上的壁壘,以相對低廉的成本開拓銷售通路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同時開展農產品網絡渠道服務,將給農產品的網絡化銷售通路建設提供更多有價值的選擇項,就不會出現諸如“農民含淚、市民喊貴”的怪現象。
總體而言,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但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商業化的考慮之外,作為農業從業者,我們是否也要從當前的農產品銷售現狀著手,通過幫助農業專業合作社建立網絡銷售渠道,提供一些扎扎實實的服務,而不是炒概念。對于農產品網絡渠道建設,多數農產品營銷專家還是比較認可,網絡渠道給農產品電商提供了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無論在廣告效果、產品銷售還是品牌提升方面,網絡渠道服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利用手機客戶端和互聯網平臺,實現會員信息的實時提交,讓農產品銷售隨時隨地,建立并完善網絡銷售通路,善莫大焉。
作者:張旭東
知名互聯網評論員,移動互聯網營銷人,農產品品牌營銷專家。始終致力于IT業傳媒和網絡營銷研究和實踐。多家媒體專欄作家,擁有多年營銷策劃培訓經驗,現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移動平臺的項目運營和營銷策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