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CEO張宏江:2013年移動醫療領域或有大爆發
作者:雷建平來源:騰訊科技
[導讀]移動醫療與健康服務被認為是跨行業、跨部門的新興技術,大量資金投資都在關注著這個產業,已經呈現出良好市場發展的前景和市場的機遇。
幾年前,當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創造出一個新概念——“新常態(New Normal)”時,該名詞曾一度受到市場和決策者的質疑。幾年過去,新常態所描述的“比較瘦長的正態分布曲線開始拉扁變平,尾巴變厚,風險加大”的一種預警正成為一種現實。
特別是在2012年,老牌互聯網公司傳統優勢營收項目增長曲線開始平緩,面臨尋找新增長點,之間的攻伐相向時時顯現。另一方面,隨著智能手機快速普及,互聯網正加速向移動互聯網轉移,一些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應用在過去一兩年快速成長,微信用戶突破3億,陌陌、唱吧快速走紅,無數創業者紛紛涌入這股移動互聯網創業大潮。
移動互聯網已經讓所有公司都無法抗拒,金山今年以來也一直強調向移動互聯網轉型,金山游戲甚至放棄研發新端游,新項目全部轉型手機游戲和網頁游戲。金山CEO張宏江(微博)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表示,整個互聯網市場增長規模并未如想象中下降,從YY上市公布的業績看,其整個成長非常好,包括微信、唱吧、陌陌也是過去新生力量的代表。
張宏江指出,技術轉移如此之快,PC互聯網正在加速向移動互聯網遷移。人們在消化原有技術的同時新的應用場景不斷出來。大家應該不斷地去考慮一些新應用,考慮新的盈利模式。因為互聯網的精髓在于變,而不是穩定。未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定是移動和云的結合。此外,隨著中國逐漸進入到老年社會,移動醫療領域也大有可為。“越來越多中年人更注重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追求,逐漸朝著健康生活方面來走。而且現代化發展也使父母跟孩子一般都是分居在不同地方,所以我覺得未來移動健康領域會有不錯的突破。”
張宏江這一觀點與“春雨掌上醫生”創始人張銳類似。張銳從網易離職后也快速創辦“春雨掌上醫生”。張銳說,健康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且國內的醫療環境很差,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市民去趟醫院看個病都艱難,白領更是會在意看病途中消耗的時間成本。另外,國內醫藥市場整合的空間也很大,而且在國內健康類的手機應用還是剛剛興起。
移動醫療大幅興趣的一個全球背景是, 日本、香港、新加坡、未來都是老齡化趨勢,像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健康醫療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首先,老年群體是醫療衛生資源的重要消費對象。衛生部曾統計,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0/2011》更指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現加速發展態勢,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到2050年社會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
當前,移動醫療與健康服務被認為是跨行業、跨部門的新興技術,大量資金投資都在關注著這個產業,已經呈現出良好市場發展的前景和市場的機遇。與其他領域不同的是,醫療領域的程序開發難度不在技術而在內容,如何整合專業的醫療內容知識并在終端上進行良好地展現是難點,這需要長期致力于醫療信息行業得以積淀。
在國外,類似“看處方”的App應用并不少見,比如Epocrates主要功能是提供數以千計的處方藥和數以百計的非處方藥的信息查詢。 Epocrates 公司創始人建立新的醫療保健技術公司 Doximity ,該公司推出一個醫生聯絡網絡平臺,通過 iPhone 、 Android 設備或計算機連接專業醫務人員對病人進行協作治療或尋找合適的專家。
在國內除“春雨掌上醫生”外,一大批的創業者也涌入這一市場。張宏江認為,移動健康領域一定會不錯的成長點,可能明年還不夠,但2到3年內肯定能有大的應用產生。
張宏江認為,移動互聯網另一個發展點是基于位置服務的應用。以前在繁華的大街上,位置好的酒店更容易受到青睞,但現在基于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站的發展,使人們可以很方便找到旅館酒店。這也會對傳統產業造成沖擊,這些傳統產業原來都不是移動應用的競爭對手,或者傳統產業從來沒認為移動應用會是其競爭對手,但這種產業變化正在發生。
當然,當前移動互聯網依然面臨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未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行業熱鬧歸熱鬧,但真正賺到錢的很少。對此,張宏江認為,1999年,2000年時大家也是這種心態,2001年泡沫的時候大家覺得互聯網騙了人們一把,但隨著中國的新浪、百度、騰訊、淘寶相繼誕生,并成長為行業巨頭,很快大家又發現互聯網沒有騙誰,只是一些公司沒有摸清形勢。移動互聯網今天也是這種狀態,但移動互聯網一定會比PC互聯網成熟得更快。
“我覺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超出了我的預期了。我們互聯網發展了15年才成熟,你看移動互聯網已經出現像微信這樣超過3億用戶的應用,一年多的時間像唱吧那種20多人的團隊,居然能在一瞬間做到幾千萬人。所以我覺得移動互聯網會讓真正的好應用比以前成長得更快,當然競爭也會比以前更激烈,并不以為創業的成功的幾率會比以前高。”
如今,微信、唱吧、陌陌已成移動互聯網創業典型,新應用不斷推出,金山也在快速向移動互聯網轉型,推出手機毒霸、WPS手機版、手機詞霸等應用,不過,張宏江并不太感預測未來。“最近聽到一個很悲哀的觀點,說移動互聯網里面土著居民是90后,60后、70后都是移民。而移民是很難預測的一個大事的。但我相信基于微信的平臺會誕生很多好的應用。”
并非只有張宏江一人哀嘆自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是“移民”,如今90后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土著的說法已在廣泛流傳。作為一個新的群體,90后從小到大都住在小區的高樓里,并且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線下與同齡人的溝通相對匱乏,網絡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相比60后、70后、80后,90后更多是使用移動互聯網來接觸網絡,而不是PC端。而且90后具有80/70后完全不同的消費特征,在移動互聯網上,90后除滿足基本的通訊需求,看電子書、玩游戲、聽歌成為了其主要的使用特征。很多90后從小學就開始用QQ,對于游戲里面的各種炫耀性應用和收費性質的VIP、游戲Q幣等都已經形成付費習慣。
一份報告顯示,全國90后人數約1.4億,占總人口的11.7%左右。2011年中國高校2900萬以上的孩子大多是90后,在校4年中每年產生消費最少達3000億元。也難怪紅杉資本合伙人沈南鵬預測,當90后用戶變成真正主流用戶時,移動互聯網已經準備好了,迎接屬于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