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制造業要突圍
經濟增速明顯趨緩、下行壓力急劇增大,制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
2012年上半年累計:全國工業同比增長10.5%,機械工業同比增長9%,機械工業在12個工業行業中,前年增速排第1、去年排第5、今年1到5月降至第10(僅高于石化工業和電力工業)。
電工設備行業作為機械工業總量中占比達25%左右的第二大分行業,其上半年10.74%的增速略低于機械行業12.17%的平均增速。
日前富寶銅研究小組就23家江蘇省官林鎮線纜生產基地企業進行跟蹤調研。結果發現,7月份線纜訂單總體趨于好轉,其中50%的企業廠商表示目前訂單較為穩定,沒有太大的變化;40%的企業訂單出現小幅好轉,較6月增加幅度在5%-10%之間;而剩下的10%的訂單略有萎縮,幅度也相對較小,在5%之內。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電網投資萎縮,訂單相對有限;近日市場上傳言國網將在下下半年加大采購,而此前中超電纜中標1.89億電力訂單更是加深了這種預期。但我們從線纜企業中了解到,目前還沒有看到國網大規模采購的跡象,料7月份市場上訂單總量依舊有限。
今年上半年,國內挖掘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產品的銷量同比出現30%左右的負增長,部分工程機械企業的利潤降幅在50%以上。
英國船舶經紀公司克拉克森船舶經紀公司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6 個中國造船廠僅嬴得182個新船訂單。去年中國的造船廠贏得了561個新船訂單。2007年中國造船廠曾接下2036個新船訂單,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從噸位來講,中國造船廠從今年1月至6月贏得訂單為300修正總噸,相比之下,2007年的這一數據是3254萬修正總。據克拉克森船舶經紀公司提供的數據,去年中國的180家造廠中有46家造船廠沒有新船交貨。江蘇是受打擊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據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提供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該省造船廠共得到72艘新船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61.7%。
當前的水泥價格已經回到了2008年的水平。全國的水泥均價下降20%,華東地區降幅最大,達到30%。
如果一個企業只關注它在原有的市場的競爭力,而不尋求開拓新市場,必定難以持續發展,因為這種核心競爭力只有保證它在原有市場的地位。然而,或因科技進步,或因需求和政策的改變,原有市場會消失或被替代。所以,如果企業只有在原有市場發展,最后必然面臨停滯或被淘汰。
面對困境,投資依賴型產業該如何突圍?轉型無疑擺在首位。長期以來我國的企業大多靠速度出效益、規模出效益,今后要轉到靠管理出效益、創新出效益,即從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
一個企業想突破它的困境,它不能只是改善現有的情況,因為報酬遞減規律決定了這樣做并不能給企業帶來突破,轉型是唯一的方式。一個企業之所以會面臨危機,主要是因為它的核心資源及能力在原有理念上已經難以起到增加價值的作用,所以再推動它的核心資源及能力也不會改善企業的情況。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在上海表示,企業的投資主要是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在很多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要把技術改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技術改造的工期只有基本建設的一半,投資額只有其1/3,但帶來的效益卻是長久和可觀的。
高科技不一定能變成創新經濟,而創新經濟可以在沒有科技的情況下做成。
現在信息組織和傳播技術的水平正在快速發展,在信息時代,如能善于利用信息,它能提供的價值,會遠比具體產品提供的多。具體產品能提供的價值只會隨時間的演變而減少,但隨著時間的演變、信息的增加,我們可以從中提煉的價值也會增加。所以,企業的競爭重點不在原有的市場競爭,而是有效的利用各種信息帶來的競爭。有一種創新并非源于新技術的觸動,而是源于信息的整合和篩選。所以,未來的企業要建立一個強大的信息系統,要利用信息來制造最大價值。